一张沙发、一块地板、一张床、一副桌椅,是谁将自然界冰冷的原材料变成家里一件件温暖的物件?工匠,这些隐藏在家具背后的人,用双手打磨每一块木料,使其成为家中一员,陪伴家庭成长。一直辛劳付出的他们,理应收到嘉奖。
6月17日,“居然设计家杯”工匠大师奖颁奖典礼,一场以工匠为主角的盛典,在首届北京国际家具展上隆重举行!
“居然设计家杯”工匠大师奖大赛是由居然之家主办,美国《今日家具》中文版杂志承办。大赛宗旨在于弘扬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,表彰和发掘长期奋战在中国家居产业一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。
奖项揭晓
谈到工匠大师奖,居然之家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汪林朋先生于是说:“在目前的家居行业,有颁给企业老板的奖、有颁给设计师的奖、有颁给经理人的奖,但真正发给在车间默默无闻、精雕细琢的工匠大师们的奖,寥寥无几!中国家居行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,我们需要创新设计的同时也不能缺少工匠精神,如此才能完成此次转型升级。“
居然之家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汪林朋先生
作为本次大赛的操盘手,美国《室内设计》中文版出版人 赵虎先生在介绍赛事评选情况的同时,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本届颁奖盛典的期待,“让常年奋斗在一线的劳动者走上讲台,今天是属于劳动者的一天,也是诠释中国制造的一天,更是中国工匠走向未来的一天”。
美国《室内设计》中文版出版人赵虎先生
观点碰撞
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?
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 朱长岭先生:
一,精益求精、注重细节、大凡声名在外的产品,都是在细节上下工夫;
二,严谨,一丝不苟,严格要求是打造精品的必须环节;
三,耐心、专注、坚持、对家具产品不断追求进步;
四,敬业,无论做什么,只要做到极致就是成功者。
企业与设计师们如何发展工匠精神?
北京家具行业协会会长 何法涧先生:
工匠精神代表专注、严谨、追求极致和不断超越。对企业而言便是要有坚持做好产品的决心和信心。从设计角度来讲,工匠精神代表着传统与纳新的结合与发展,这需要设计师们传承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瑰宝,同时吸纳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、设计技术。
如何拥有匠心精神?
知名设计师 贾伟先生:
匠心要有初心,除此之外,匠心要有专心、童心、爱心、情怀心。
工业4.0下如何重塑匠心精神?
谈起匠心精神,我们往往会想到日本、德国,中国给人一种制造行业大而不强的感觉。工业4.0来了,机会在哪里?制造行业未来的路到底怎么发展?网易家居/网易设计全国总编辑胡艳力带领7位嘉宾在现场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
华日家居董事长 周旭恩:工业4.0是现在的发展趋势,是从 1.0、2.0、3.0渐进而来。我认为它最终的结果应该是C2B,由客户和工厂交互,生产出个人真正需要的完美产品,那是最高的境界,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研发、设备和产品,最终通过工业4.0回到产品的本质是我们的追求。
荣麟家居董事长 戚麟:中国制造缺初心、缺童心、缺专心,更缺外界对中国家具业的压迫和逼迫,这是过去30年中存在的客观事实,但今天这种事实正在慢慢削弱,当13亿人都不再为看似廉价的产品买单时,我们的制造业一定会飞黄腾达。我们不应该错失这样的机会。
先生活创始人 温浩:中国制造现在正在空心化。改革开放才30年,中国制造毫无疑问正在快速提升当中,大家已经意识到中国制造的未来一定是慢慢往高质走,但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要注意两个东西,除了市场容量,还得兼顾未来制造业的主导性。
香港著名设计师 黄志达:当今时代缺少匠心,其次缺的是耐心,耐心很重要,它会引导你去关注所有细节,现在商业节奏加快,有太多可提取的资源,导致在耐心上不专注,这就需要沉住气来观察所有细节。
拉卡萨董事兼设计总监 Henry Zhu:按照西方人的零售理念,能够把整个国内的制造、生产、研发及市场平台做个梳理,它其实可以真正有实效的落地,我们说的工匠应该能够迎合市场的。真正要解决行业断节型问题应该拉出整个产业链上的要点,有针对性地做分析,看看是否能够把自己的链接补足、整合。
简爱家居董事长 罗辑俐:匠心精神应该坚持的是锐意的改革,除了原有的技术,可能还需要开发你的思维系统。现在新的机会太多,这个时候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坚持,勇于突破现有的困惑,创造出自己不一样的东西。
DOMO nature创始人 赖亚楠:说4.0我觉得太宏观,我认为在每一个点点滴滴、每一个细节处着眼,本份地、用心地、特别轴地做一件事,这个时代不会拒绝有这样用心的所有做事情的人。这就是在我眼里最简单的匠心。
更多精彩
热点阅读: